虫媒传染病是指以蚊、蚤、蜱等节肢动物为主要传播媒介,通过叮咬吸血等方式使病原体通过血液进入人体组织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常见的有登革热、基孔肯亚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疟疾等。夏季高温潮湿天气为媒介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是虫媒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假期出入境人员数量增多,外出旅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确保个人健康安全并防止境外输入病例引发本土疫情。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发热,常伴有严重关节痛,尤其影响手腕、踝关节和指趾等小关节。皮疹、肌肉痛、乏力等也较常见。大多数人一两周内恢复。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目前国内尚无针对性疫苗或特效药,临床上主要采取支持性治疗、实施防蚊隔离治疗。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可达40℃)、剧烈头痛、肌肉关节痛、皮疹,严重者可能出现出血或休克。多数登革热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会在一两周内好转。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经按蚊叮咬传播,也可经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及母婴感染传播。早期常见症状为发热、头痛和寒战等,治疗不及时会引起重症,出现肝、脑、肾等脏器损伤,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新发传染病,蜱虫为其传播媒介。该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大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和乏力等表现,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而死亡。该病死亡率在10%至30%之间,尚无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
防护措施:
1.加强环境管理。定期清理家中积水,并密封所有可能积水的容器,安装纱窗、蚊帐等措施以降低蚊虫叮咬风险;及时清除杂草和垃圾避免蜱虫滋生;家畜、家禽等采用圈养,减少野外放牧;发现家中宠物、牲畜有蜱寄生时,可采用杀蜱的药剂进行药浴,并同步做好环境消毒与防护。
2.做好个人防护。在野外应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裸露皮肤喷涂驱避剂、驱蚊剂,避免在蚊虫出现的高峰期,尤其是黄昏、夜晚到野外活动。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防止蜱叮咬。
3.避免境外感染。出国前了解目的地虫媒传染病流行状况,做好个人防护准备。
4.做好境内监测。回国入境时需做好健康监测,出现症状后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相关旅居史,以便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